2025公务员面试: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美丽乡村

一、标题​

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美丽乡村​

二、题目内容​

某村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、污水乱排、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等问题,村容村貌脏乱差,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质量,还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。村民对此意见很大,但部分人习惯难改,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。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,你会如何推动解决这一问题?​

三、题目类型​

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类题目,融合了乡村治理、生态保护与群众工作等要素。主要考查考生在面对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时,能否深入分析问题成因,通过设施建设、习惯引导、机制建立等措施,改善农村环境面貌,体现考生的生态环保意识、群众工作能力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。​

四、作答思路​

  1. 调研摸底,找准症结:通过实地走访、村民座谈、查看环境现状等方式,了解生活垃圾、污水、畜禽粪便污染的具体情况和分布区域;分析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,如设施缺失、意识不足、缺乏激励机制等。​
  1.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:争取环境整治专项资金,在村内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、建设垃圾收集点;铺设简易污水管网,修建小型污水处理池;划定畜禽养殖区域,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。​
  1.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:组织村干部、党员、志愿者带头清理村内积存垃圾、疏通污水沟;引导养殖户规范处理畜禽粪便,对违规排污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;建立日常保洁制度,确保环境整洁常态化。​
  1. 加强宣传引导与习惯培养:通过村广播、宣传栏、村民大会等方式,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卫生知识;开展 “清洁家庭”“卫生示范户” 评选活动,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;组织村民参观环境整治示范村,激发改善意愿。​
  1.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:组建村级环境管护队伍,负责垃圾清运、设施维护;制定村规民约,明确村民的环境责任;将环境整治成效与村集体福利挂钩,形成 “人人参与、家家受益” 的良好氛围。​

五、作答示范​

回答:​
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直接关系到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感。解决该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,需要从基础设施完善、村民习惯养成、长效机制建立等多方面发力。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,我会采取以下措施:​

  1. 调研摸底,找准症结:与村两委干部一起,用三天时间走遍全村各村民小组,记录生活垃圾堆放点的数量和位置、污水排放的主要渠道、畜禽养殖与村民居住区的距离等情况,拍摄现场照片作为整改依据。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座谈会,询问大家对环境问题的看法,比如是否认为垃圾清运不及时是主要问题,对污水和养殖污染有哪些具体困扰。同时,了解村民不愿参与整治的原因,如是否因觉得 “整治后还会反弹” 而缺乏动力,或是担心增加额外负担,从而明确问题的核心在于设施不足、意识不强且缺乏有效管理。​
  1.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:积极向县农业农村局、生态环境分局申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,计划分三期推进设施建设。第一期在村内主干道每 50 米设置 1 组分类垃圾桶(可回收物、其他垃圾),在各村民小组中心位置建设 3 个垃圾收集点,配备封闭式垃圾清运车 1 辆;第二期铺设简易污水管网,将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引入村东头新建的小型污水处理池,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;第三期在村西划定专门的畜禽养殖区,鼓励养殖户搬迁,并为每户配套建设粪污发酵池,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,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提高农业效益。​
  1.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:组织 “环境整治攻坚周” 活动,每天安排村干部、党员带头,动员 20 名以上志愿者参与,重点清理村内主干道两侧、河道岸边的积存垃圾,共预计清理垃圾 5 吨以上;疏通被堵塞的污水沟 3 条,对直接向空地排放污水的 3 户村民进行上门劝导,引导其接入临时排污管道。针对 3 户距离居住区过近的养殖户,协调他们将畜禽转移到划定区域,并帮助联系施工队建设粪污处理设施。整治完成后,安排 2 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日常清扫,每天清运一次垃圾,确保环境不反弹。​
  1. 加强宣传引导与习惯培养:利用村广播每天早晚各播报一次环境整治的意义,如 “干净的环境能减少疾病”“整洁的村庄能吸引游客” 等;在村委会外墙设置大型宣传栏,张贴卫生知识海报和整治前后的对比照片。每月开展 “清洁家庭” 评选,由村民代表组成评审组,对庭院整洁、垃圾分类到位的家庭颁发洗衣粉、洗洁精等奖品,并在宣传栏公示名单。组织村民代表到 20 公里外的环境整治示范村参观,让大家亲眼看到整洁村庄的模样,激发 “我们村也能这样” 的改善意愿。​
  1.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:从村民中选聘 4 人组成村级环境管护队,明确每人负责的片区,月薪由村集体资金和上级补贴共同保障,主要职责是垃圾清运、设施维护、日常巡查。在村民大会上通过新的村规民约,其中专门规定 “每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卫生,禁止向河道、空地倾倒垃圾,畜禽必须在划定区域养殖”,违反者将取消参与 “清洁家庭” 评选的资格。将环境整治成效与村集体福利挂钩,如优先为卫生示范户分配公益岗位、发放节日慰问品等,让村民切实感受到 “参与整治有好处”,从而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维护中来,逐步建成村容整洁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